当前,“幸福指数”越来越高已成为王楼煤矿广大干部职工的热议话题,2017年以来,该矿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,一件件为职工办的好事,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的突破,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,全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,形成了一派健康和谐的矿区景象。
幸福第一感“腰包鼓起来”
从王楼煤矿2018年度工作会议上得知,2017年该矿职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.5%,创出历史最好水平。
“前几年困难时期,干洗店职工有的一个月下来,拿到手的工资仅有一千多块钱,2017年,我们人均收入同比去年翻了两番。”该矿干洗店负责人刘晓茹说。
“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、共建共享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优先选项,在政策、资金允许的范围内,真正让企业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职工群众,只有这样,我们的职工群众才能干劲十足,给企业带来更大回报。”该矿党委书记、矿长白景志说。
幸福第二感“科技强起来”
按照“智慧临矿、智能矿山”总体战略部署,该矿稳步推进了矿井定制自动化工作面、整体机械化快速掘进、智能化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,新动能持续发力,科技化水平不断升级,尤其是随着该矿27307第一个少人值守自动化工作面的顺利生产,该矿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迈出了自动化采煤的“新步伐”。据统计,2017年该矿共有11个科技项目列入集团公司年度科技计划,10个项目列入中煤协会、省经信委、能源集团科技计划,6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国家级、省级三等奖,累计创效达8000多万元。
“以前,一个综采工作面需要13人,现在8个人就足够了,不光减少了人员,更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力,这些科技成果惠及我们一线职工,感觉现在太幸福了”。采掘一工区职工孙兆玉开心地说道。
幸福第三感“新产业活起来”
该矿创新“土地流转—生态农业发展”采煤塌陷地治理新模式,开辟塌陷地治理“先河”,通过规划农业种植、淡水养殖、农产品初加工“三大支柱产业”,将塌陷地治理建设成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。2017年以来,农业园共收售莲藕14.4万斤、大米8.3万斤、瓜果蔬菜5.5万斤、鱼类4.3万斤,实现了预期的销售额,同时,“喻兴园”商标成功注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示范基地,获评省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,并获得财政补贴。目前,农业园又利用热带植物种植大棚打造“热带雨林王国”,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。
“没想到热带水果在咱北方也一样生长的枝繁叶茂,假期带着小孩来热带雨林王国游玩,孩子玩得还开心,作为一个在煤矿工作的职工,能吃到自己单位养殖的芒果、柠檬,感到很自豪。”掘进一工区职工王浩说道。
幸福第四感“效率高起来”
王楼煤矿始终将“科技就是生产力”作为矿井发展理念,以新模式创效营销管控,建成了集团公司第一个地面运销远程控制系统,通过构建煤炭运销管理信息、道路门闸控制、汽车衡称重防作弊、煤炭定量装车等“四个子系统”,实现了车辆自动识别进矿、远程空车计量、远程控制放仓、自动采样确认、自动重车称重、门岗审核离矿等“六大流程”全过程控制,实现了减人增效,达到了精准装车、高效发运的目标,较原有发运模式提高40%。
“从前煤场装运工人多达26人,现在远程运销控制系统只需2名集控人员和2名采样工即可完成,不仅实现了减人增效,更突破了环境治理,现在煤场扬尘、淤泥污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,我们矿煤场已成为济宁市煤场扬尘治理样板化矿井。”该矿煤质科科长马祥志自豪地对笔者说。